九项冬季消费警示,衣食住行大有讲究

荆门房信网 2013-12-11 13:55
283

  本报记者 熊玺 通讯员 薛旭东 代银花  冬天来了,市工商局组织专职负责12315消费纠纷调处的多名工作人员,对近三年消费者冬季申诉进行了分析、梳理,并邀请我市相关专家进行了研讨支招。今日,市工商局特通过本报发布九项冬季消费警示,提醒市民规避消费陷阱,注意消费安全。

  警示一:谨防保暖内衣打高科技幌子

  冬季是商家促销保暖内衣的旺季,为抢先机,一些商家打出“塑身保暖,绿色环保”等口号,今天搞促销会,明天搞大酬宾。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厂商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吸引消费者眼球。其实,消费者所购买的价值几百元的所谓保暖、塑身内衣,其成本也不过几十元,所用的原材料也只是一些好纤维,如棉、毛、腈纶、涤纶之类,但经过厂商高密度的广告宣传轰炸,身价猛增数倍。

  市民在选购时应注意五个方面:一看面料,以内外面料均使用40支以上全棉的产品为优;二听声音,选购时轻轻抖动或是用手轻搓,若有“沙沙”声不要买;三凭手感,优质内衣手感柔顺,无异物感;四试弹性,现在的保暖内衣原料中均加入了莱卡,而莱卡其实就是一种人造弹力纤维的名称——氨纶,加入这种材料只是为了增加衣服的弹性,并不是加得越多越好;五选品牌,消费者选购保暖内衣,应注重选购品牌卓越、商誉良好的企业生产的产品。

  警示二:羽绒服内可能填充鸡毛、鸭毛

  一看:注意面料上有没有钻绒、钻毛,制成品各个部位充绒是否均匀,不能扭曲不平;看产品有无经过国家质检部门授权的省市级以上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并检验合格。

  二按:将羽绒服放松铺平,两三分钟后它会完全回复,然后用手按羽绒服,随即将手松开,看羽绒服是否能很快回弹恢复原状。如回弹不起来或回弹得很慢、回弹高度很低,说明填充的羽绒质量欠佳。如果根本无法回弹,说明填充的很可能是鸡毛、鸭毛或是其他长毛片的粉碎毛而非羽绒,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三摸:用手摸、捏羽绒服,感受手感柔软程度、有无完整的小毛管等。如手感柔软又有完整的小毛片则为好产品,如有过大、过粗的长毛片,手感柔软但弹性差,系软化毛片而非羽绒。如手感柔软但有短小的羽毛管则为粉碎毛,这种服装属毫无使用价值的假冒伪劣羽绒产品。

  四揉:用双手揉搓羽绒服的正反面,观察是否有绒毛钻出。如有绒毛钻出,则说明所使用的面料或里料防钻绒性能差或没有防钻绒性能,属于劣质产品。

  五掂:用手掂一掂羽绒服的重量,同时观看其体积大小,一般情况下重量越轻体积越大,说明含绒率较高,质量较好。

  警示三:当心太阳能热水器不抗冻

  近几年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冬季“休眠”、配件质量不过关等问题投诉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不过关,一些厂家生产的真空管质量差、规格小,导致热水生产系统集热效率低,保温效果差,热水无法保温,进而造成管路冻堵,热水循环不畅。此外,很多太阳能热水器多为组装机,而非原件整机,造成管路冻堵,热水循环不畅。

  要尽可能购买配有原装标准配件、管路的产品,尽可能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品牌产品,切勿购买“三无”产品。不要简单以真空管支数或者水箱容量作为判定太阳能热水器是否适合自己家庭使用的依据。“真空管越多越好”是商家的宣传伎俩。有的厂家为制造假象迷惑消费者,盲目单方面增加真空管的数量或者水箱容量,从而误导了消费者。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当气温持续低于0℃时就要开启防冻装置,使之进行预热保护。气温在5℃以下,当天用水后应在第二天早晨上水,以防止热水器出水口处管路冻住。如第二天是雨雪天气,可根据实际需要上半箱水。如果用水量大,可考虑启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电加热装置。气温在0℃以下,可打开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龙头,使之缓慢滴水,防止管路冻堵。

  警示四:火锅涮料可能被有毒物质发泡

  涮火锅的时候,肉片应该越新鲜越好。在沸腾的锅中烫一分钟左右,肉的颜色由鲜红变为灰白才可以吃。

  食品原料在彻底洗净、煮食前应确保已完全解冻,蔬菜洗后应再浸于清水中半小时以上;每次加添水或汤汁后,应待锅水再次煮沸后才能煮食;水产品应放在沸水中烹煮最少5分钟;畜禽肉中心温度须达70℃,并持续烹煮最少2分钟,待肉质颜色完全变白;不宜过量进食胆固醇含量较高的动物内脏。

  太白的百叶、黄喉、玉兰片不要吃,这些火锅涮料看起来很白,是因为使用了国家禁用的工业碱、双氧水、福尔马林等有毒物质发泡而成的。在家中自行食用火锅时,选购食物要注意食品外包装上是否标注了产品品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限、食用方法等,感观异常、包装破损的食品不要购买。

  警示五:吃火锅要防一氧化碳中毒

  去年,我市6位市民在火锅城就餐过程中,1人突然晕倒,经医院化验诊断结果为中度一氧化碳中毒,其他5人经检查同样中毒。经调查,事故原因是这家火锅城通风设备差,在众多食客同时使用火锅就餐时,室内空气一氧化碳含量严重超标,引发就餐人员高度缺氧。

  无论在餐馆还是家中吃火锅,要避免在密闭环境或缺乏良好通风设备条件下就餐。各类餐饮业经营者应树立安全意识,切实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若英缤纷)

编辑者:admi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