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化”在何方?

荆门房信网 2013-03-14 08:57
262

  城镇化无疑是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之一。

  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哪里?“化”在何方?

城乡有二元结构 城里也有

  “新型城镇化首先应该体现在一个‘镇’字上。”来自广东惠州市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说,去过欧洲的人就知道,那里多是一些各有特色的小城镇,人口没有那么集中,建筑也没有那么密集,汽车也少,更重要的是绿化特别好。

  数据显示,在总量超过2.6亿农民工中,至少还有20%的农民工子女无法在城镇中正常入学就读,还有70%的农民工除工伤保险之外没有参加其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黄细花说,如今,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还越来越尖锐地表现在了城市中。

家门口就业 不必四海为家

  城镇化离不开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业囧’。”一直关注两会的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云说,没有充分的产业支撑和植入,新型城镇化就会面临发展空心化的“囧”境。

  事实上,尽管我国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双加速期,但是地区发展差异、产业支撑不足而带来的区域经济碎片化严重,就近就业率较低。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常年颠沛流离在千里之外的2亿多农民工中,70%以上希望能够在家乡就近就业。

  “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到人口、资源、土地等各种要素的承载力。”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长葛红林说,西部要城镇化,国家层面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西部的产业布局能否有力支撑其城镇化的需要,国家重点工程和产业规划,应该向西部倾斜。

 尊重农民财产权 防止“与民争利”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天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提醒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会失去土地。以城化乡,不要演变成为“以城吃乡”;统筹城乡,不要发展成为“与民争利”。

   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共发生2.9万件土地违法行为,农村集体土地违法占地案件增多。一项调查显示,耕地征用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中,农民拿到手的往往不到一成。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提醒说,如今城镇化是个热门话题,一定要避免陷入“地产商琢磨怎么拿地、券商想着哪儿是投资热点、地方政府盼望房地产调控解套、学者借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畸形怪圈,真正要把中央的正确决策、地方的积极探索和农民的热切期盼结合起来,形成共振。


 

(责任编辑:若英缤纷)

编辑者:admi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