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强化城市群未必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最佳选择

荆门房信网 2013-03-15 15:07
302

  新型城镇化已具有了中国未来重大国策的地位,但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却还存在分歧。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大城市与中小城市、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地区……各自的想法都有很大差别,每一类主体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新型城镇化。国内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特大城市总体还处于资源吸纳而非溢出阶段,最终出现了城市中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这从当前中国三大经济极只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而人口承载了18%,创造了40%的GDP就能够清楚地看到。有学者认为,中国这种城镇化的规律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中国人口和资源向特大城市汇聚的趋势难以改变。


  中国之所以要提出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因为目前中国的特大城市发展遭遇到极大挑战:一方面是当前中国特大城市的承载力接近极限。最近发生的雾霾天气以及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见证了中国特大城市已经开始染上大城市病,开始让这些特大城市不宜居起来。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必须和发展好“三农”问题结合起来,需要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来支撑“三农”的发展。还有一方面是出于国土安全的因素考虑,不能完全按经济规律而需要在一些特殊地方布局一些中小城市。有国家发改委系统的研究人员判断,当前的各种信息已经透露出,城市群将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城市布局主平台,这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布局思路。


   在这次“两会”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积极呼吁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重庆代表团全团提议将成渝城市群建设为中国第四城市群。在安邦研究员看来,如果把城市群作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模式,这可能与中央的思路并不一致。发展城市群走的大中城市优先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动小城市发展。但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未来的重点,到底是“城化”还是“镇化”?从安邦跟踪研究的思路看,应该是镇化。因此,城市群的模式更接近于老的城镇化模式,也更容易被地方政府所接纳,却未必是中央政府最希望的模式。

 

(责任编辑:若英缤纷)

编辑者:admi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