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政后象牙塔外房奴族置业换房的窘境

荆门房信网 2013-05-29 09:11
254

  楼市新政"受伤者"征集令推出后,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无论是通过电话还是短信、微信,很多人主动联系记者,道出他们的苦楚,林女士(化名)就是其中一位。

  林女士的儿子王先生(化名)为清华大学硕士生,毕业后顺利拿到北京户口。去年,林女士开始了在北京帮儿子看房购房的历程。

  林女士无奈地说,外地来京落户的贫困大学生,艰难的购房历程,已经达到了欲哭无泪的地步。 

  买房三步走,不买房等于永远买不起房

  林女士说,儿子刚毕业的时候工资只有几千元,只能选择和别人合租,想着等到自己有积蓄了就买套房子,但是眼看着房价直线上升,越不买房子,就越买不起房子。

  “您就等吧,现在不买,就永远都买不起!”中介对林女士说,“需求一直在那,可是房子就那么多,需求总是大于供给,房价不可能会降。”林女士2012上半年一直看房子,房价果然一直上涨,无奈之下采取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先买个小一点的安身,然后根据经济情况换个稍大点的,最终能拥有一套两居就满足了。

  终于在去年的8月,王先生用公积金贷款加上几代人的积蓄付了房款,买了一套40平的小开间,虽然步入了“房奴”的行列,但是总算买房的第一步完成了。

  换房变二套,“三步走”梦想止于新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买房不到一年的儿子面临着结婚换房的困境。

  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王先生到了结婚的年纪,王先生和未婚妻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女方的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如果结婚的话,需要和他们同住。所以他想换套50平的小两居。但是新政打碎了他们的梦想。

  在“认房又认贷”的政策下,虽然自己始终只有一套房,但换房就意味着从“一套房”变成“二套房”,房子的首付提到了70%,贷款利率变为1.1倍。林女士说:“儿子每月刚刚过万的收入,扣除税费、五险一金剩下六七千元,根本无法负担的起70%的首付。另外,卖房还有20%个税、不满五年的营业税,使情况雪上加霜。”

  大学生不如打工族?

  “不只是我儿子,很多大学生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林女士继续说。

  “大学生毕业后工资就几千元,就他们这样的工资收入水平,去申请经适房、限价房被拒之门外,只能到市场上购买昂贵的房子。对他们来讲,房价是天文数字,望尘莫及。想买房只有再次依靠父母及其爷爷奶奶几代人的心血,亲戚朋友到处借贷,再加上几十万贷款,最后也只能拼凑到一百万的半地下或三四十平的小开间,这样的房子只能是属于一个人临时的过度性的地方,三五年后要成家立业,父母投靠要相互照应,他们是没有条件去投资炒房的,置换房屋只是要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居所。然而新国五条中的置换房屋、认房又认贷的规定,使这个群体的人无法也没有能力承受70%的首付及贷款利率。”

  “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他们属于国家的人才和栋梁,他们读书已经耗费了家庭的大部分收入,买房欠下的债务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很难还清。他们还不如那些进城务工人员,能享受到保障房的政策。”

  “对于那些利用首套房去投资炒房的人,应当执行新政,但是像购买保障房的困难群体,应当区分开来,区别对待。”

  政策VS对策

  一刀切下,未免会伤及无辜,如何能避免“一人有病,全家吃药”的局面产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是有人可以钻空子,怎样才能更公平公正的落实政策的初衷?

  曾在老家社区工作过的林女士提到应充分利用社区这个平台,甄别情况,落实政策,因为最清楚实际情况的就是社区。“假离婚”、“炒房”等规避政策的现象都可以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来鉴别。当记者问到如何能保证社区工作人员公平公正的开展工作时,林女士说道:“我们当地的社区工作的纪律非常严格,而且有举报制度,一经发现违规,马上就会下岗。我们都是聘用制,大家都严格执行,一点不敢懈怠。”

  采访手记: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去年林女士买的40平米小开间加税费共计186万元,现在卖出,除去税费可以收回226万元,即赚取差价40万。相比之下,50平米的小两居期间涨了60万元。也就是说现在林女士需要多付20万元来换50平米的房子,但如果他当初没买房,现在要多付60万元。

  这样看来,林女士本是房价上涨的受益者,但新政的出台,又不幸的使其成为了受害者,这其中的纠结,有多少人体会的到呢?


 

(责任编辑:若英缤纷)

编辑者:admi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