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佳兆业(1638)旗下楼盘被政府接管后,令投资者惊觉内房板块的政治和政策风险越来越高。但所谓“有危才有机”,佳兆业事件为业界提供了拾便宜的机会,融创(1918)收购佳兆业49.3%权益,便是例子。
对小投资者而言,要像融创一般去做白武士,也许不易。反之,在行业景气低迷之时,寻找具价值的投资对象,可行性更高。尤其在中国人民银行降准之后,对内房板块产生利好作用。在内房板块中,时代地产(1233)是首批公布业绩的内房股之一,而且表现不俗。集团去年度营业额为10,418.9百万元人民币,按年增加7.5%;纯利1,279.0百万元人民币,增长29.6%。
尽管有多种迹象显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结构性供需失衡调整期,但时代集团在2014年度仍能录得152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总销售面积为1,396,333平方米。以销售额、销售面积、营业额、及盈利水平去衡量,时代地产已晋身中型发展商之列。
除了业绩改善外,评级机构惠誉月初给予时代地产长期发行方违约评级(IDR)为“B+”级,而高级无担保评级亦为“B+”级,展望稳定,足见集团在债券市场上亦具一定实力,亦有助集团日后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惠誉指,时代地产聚焦于住宅开发及首次购房及改善型客户,且公司业务专注的广东省需求强劲且稳定。公司的项目位置佳,单位成本低,土地储备质量优良,预期受惠较低的土地成本及未来收购旧区改造项目,毛利率可维持在30%。
事实上,时代地产亦有参与旧城改造项目。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岑钊雄日前曾表示,佳兆业事件令到市场对旧城改造项目看法转为保守,集团有5%项目属旧城改造项目,集团会持续发展有关项目,因为“佳兆业事件”只属个别案例,但未见旧改项目有太大风险。岑氏相信,旧改项目仍为保证集团利润的合适方法,并不会因个别问题停止参与旧城改造。
在截至2014年年度,时代地产于广州、佛山及清远购入9幅地块。在截至2014年度的总土地储备以楼面建筑面积计约为9.43百万平方米,足够应付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所需。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放松银根,使内房板块的投资气氛改善,相信将有助时代地产继续拓展业务。再者,集团善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及智慧科技,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及竞争优势,为业主和股东增值,前景值得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