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场随处可见的外国人
老板,又到了什么新货?7月25日上午,记者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玩具区采访时,印度小伙杰特操着一口熟练的汉语,与一家卖遥控飞机模型的店主打着招呼。
店主介绍说,杰特是他的老客户了。杰特是一家外国公司驻浙江绍兴办事处的员工,他自己喜欢玩飞机模型,经常从义乌批发回去,卖给圈内的朋友。
记者在义乌采访,街上不时可见各种肤色的外国友人,记者下榻的威斯汀酒店,隔壁房间就住着两个非洲小伙。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们说,现在主要做外贸生意,义乌市场的商品已经卖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又以欧美国家为主。
《义乌商报》的同行介绍,义乌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程,30年来,先后五次易址、九次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义乌市场外贸呈井喷式发展,义乌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义乌曾经也是人多地少的农业穷县(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由金华市代管)。在义乌农村,有绵延数百年的敲糖换鸡毛传统。改革开放初期,由部分以前从事鸡毛换糖的农民自发形成了小商品市场。当时的义乌领导从实际出发,大胆提出了四个允许,即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作出了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决策。正是在这种政策支持下,1982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正式创办。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掀起办市场热潮,义乌市场的先发优势有所削弱,针对义乌本地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当时的义乌市委、市政府在兴商建市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贸工联动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培育,逐步形成了服装、针织、文具、饰品、彩印、拉链、工艺品、玩具等优势产业,构筑起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撑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现在的义乌市场以国际商贸城(共五期)为核心,另有通信市场、家电市场、旧货市场、汽车城、义乌装饰城、物资市场、义乌农贸城、家具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木材市场、出版物中心等11个专业市场,围巾、饰品配件、圣诞用品、珠宝、装饰用品、打火机、灯具街等20多条专业街。
根据商务部下发的《小商品分类与代码》,义乌市场现有16个大类、4202个种类、170多万种单品。集聚了1.8万余件商标,800多件中国驰(著)名商标,6000余家总代理、总经销。义乌市场凭借规模、信息、物流和中介服务优势,为全国中小企业构筑起了共享式的销售平台,吸引了6万多家经营主体入场经营,全国有20多万家企业直接向市场供货。
数据显示,仅2010年,来自210个国家和地区的31.8万人次境外客商到义乌市场采购商品,在义乌居住半年以上境外客商达1.3万,有89个国家的2652家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代表处(占浙江省总数的二分之一),市场外向度达65%以上,市场商品已辐射到215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沃尔玛、家乐福等20多家跨国零售集团进驻义乌。义乌市场新开设了5万平方米国际馆,目前已引进52个国家的2.7万种境外商品,义乌市场已从买全国货、卖全国货转为买全球货、卖全球货。
记者手记
从荆门到义乌的路上,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地少人多,曾经是农业穷县,义乌经济发展为何如此之快?仅仅是因为改革开放,义乌人抢抓了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先机么?
从乐清,到温州,再到义乌,通过吃饭、住宿,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在浙江,饭馆就是吃饭的地方,包间里绝对没有麻将桌;酒店就是住宿的地方,房间里不设麻将桌;茶楼就是喝茶的地方,也看不到麻将桌。
再看看荆门,虽然城镇居民收入远低于义乌,但只要是饭馆,每个包间必备麻将桌,酒店一个房间要配一张电动麻将桌,茶楼可以没有茶,麻将桌必不可少。 两地的差别,由此可窥。
(责任编辑:若英缤纷)
编辑者:admi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