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步入了超速发展的快车道。房地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既深且广,史无前例。然而,在一片火热的同时,房地产业积累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传统的银行信贷、信托、海外发债之外,近期开发商通过资本市场定增融资、发债以及与保险公司合作等融资方式成为亮点。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为房企的战略转型以及布局旅游地产等多样业态提供了资金支持。
专家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从过去总体偏紧、部分地区过紧,发展到今天总体偏松、部分地区过剩的情况,很难出现2009年那样的楼市暴涨。即便是北上广深等供应偏紧的一线城市,也有限购政策在控制需求规模,从而有利于抑制楼市过快上涨。
涉及全国超过1亿职工的公积金“国家账本”12日正式向全社会公开,这份涵盖全国31个省份大数据的年度报告系我国管理机构首次向社会全面亮出公积金“家底”。
记者注意到,接盘侠们均是在业界颇有实力的开发商。接盘三水云东海高尔夫花园的保利华南,可谓是行业翘楚,常年把持佛山"一哥"位置,去年的业绩更是突破了双百亿元。
易居智库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增幅的数值看,跌幅持续扩大的态势开始有所遏制,这反映出房地产企业已从背负"去库存"压力转变为"补库存"需要。
"互联网+"时代,为何地产大V们纷纷玩起"足球+"?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地产商搞足球显然不是一腔热血,也不可能是赔本赚吆喝。
从2014年开始,居民来自于房地产的财富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而金融资产首次成为居民财富增量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市场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金融时代。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11.4%,增速比1至4月回落0.6个百分点。多方分析认为,投资数据再次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继续受到房地产投资下滑的拖累。考虑到稳增长必须先稳投资,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需要决策部门继续加大基建等投资的力度。有机构判断,当前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全年的底部区域,随着新一轮稳增长政策陆续推出并逐步见效,经济下半年企稳概率较大。
“互联网+房地产”应该如何进行?房地产企业应该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线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