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指出,按照中央的思路,作为楼市政策的顶层设计,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一直在搭建及细化。
上市房企一季度业绩集中放榜,地产行业业绩的整体下滑格局没变。但北京晨报记者梳理前十家上市房企发现,万达商业、华夏幸福、华润置地三家企业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成为前十中的“黑马”。
值得注意的是,楼市分化格局似乎并未因近期的整体回暖而改变。
今年3月底,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楼市的新政策(“330”楼市新政),从购房首付比例、信贷支持等层面支持居民自主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此助推下,一线城市楼市再度活跃,成交量环比大幅上涨。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楼市普遍没有改观。
政治局提出要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自3月底以来,“稳住住房消费”的政策也接连出台,最新数据再次印证一线城市呈回暖趋势。但由于政策滞后效应,房地产行业后市趋于乐观,机构预计5月房地产板块有望迎来一轮补涨行情。
“3·30新政”后首月,多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整体成交同比、环比皆上升,一线城市涨幅尤甚,上海新建商品住宅4月甚至创下了近五年来单月成交新高,二手房成交量达到历史第二高位。虽然4月楼市供需普遍显著回升,但全国楼市整体库存量仍居高不下,新政下的楼市成交回升力度并未达到市场普遍预期。
房地产项目成本费用构成比较复杂,也因此没有走在“营改增”试点的前列。房地产业进行“营改增”后,税负究竟是增加还是降低,这是房地产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要完善市场环境,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后作出的指示之一。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提法已经有几年了,但其核心框架各有各的说法,也鲜见官方作出统一解释。
五一小长假适逢“330新政”满月,房企借机加大优惠力度。利好频出之下,升温成为楼市近期主旋律。但各地楼市分化仍在加剧,不同于一线城市“新高”“日光盘”频现,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呈继续下滑态势。
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点出了二季度稳增长的“大招”,招式涉及降税清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投资、货币政策、扩大消费、房地产健康发展、创新驱动、国企改革、京津冀协调发展等八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