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现的两年多来地价涨幅首次低于房价涨幅消息,传递的是积极信号。至少,说明调控已经产生比较好的效果,遏制房价上涨已经传导到地价,并有可能与房价产生互动,最终推动房价的下降。
8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丛亮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各地切实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系统分析当地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风险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综合施策,把地方政府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确保市场稳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建立房地产市场监测体系,完善对地方房地产调控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要严格督查,对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地方坚决问责。
紧缩调控与陆续加码的政策趋势下,全国各地楼市以“稳”基调持续发展,“房住不炒”的市场愿景也逐渐平稳落地。
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第六,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工资、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强化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细做深社会稳定工作。
改善和创新楼市调控手段,精准出击,是巩固楼市调控成果的当务之急。
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随着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改革目标全面实现,制度红利进入集中释放阶段。
全省房管部门将负责整治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开展商品房预(销)售的行为和房地产中介机构违法违规开展居间、代理的行为。各地住建、公安、司法、税务、工商、物价、银监、保监部门也将联合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房产交易犯罪、逃税漏税、不明码标价、“首付贷”等违法违规行为展开整治工作。
自2016年9月开启本轮调控开始,已持续22个月有余,“房住不炒”的明确定位、金融降杠杆的决心、售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无一不让此前进入癫狂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平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频繁调控产生了抗体的中国楼市再度躁动,2018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行业小高潮。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方面,今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55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7%,增速比1—5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8990亿元,增长13.6%,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