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法制办4日就《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居住证持有人可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包括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平等劳动就业等多项权利,并可逐步享受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救助、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等权利。
报告显示,11月全国主要城市住宅价格跌幅继续收窄,十大城市住宅均价在连续6个月下跌之后首次出现微涨。广州11月的成交均价仅为年内第三高,但深圳11月一手住宅均价却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格——26536元/m2,甚至超过北京,直逼上海。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将按期出台,目前已由国务院签发,定于年内颁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国银行在《2015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指出,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小幅放缓,GDP增长在7.2%左右,全年物价在低位运行,房地产市场将触底回升。明年继续降息的可能性较大,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补充基础货币缺口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有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到2次。
银河证券认为,本次降息的出发点是降低无风险利率,改善企业融资成本,与融十条相呼应,并不是旨在直接刺激楼市。此次非对称降息,银行存贷利差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对按揭贷打折优惠的动力依然不足,对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也不会出现根本性的改善,加上库存持续攀升,楼市中长期依然面临下行的压力。
11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住建部获悉,住建部正在筹谋“十三五”住房保障计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并将大力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如果有一半的棚户区改造通过货币补偿,即可释放2000亿元的货币用于商品房回购,”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如是表示。
东亚新华地产营销总监贾玉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的限贷新政、北京普通商品房住宅标准调整对北京楼市已经是利好。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介绍,年底楼市成交出现翘尾行情的可能性很大。
11月21日,央行降息“靴子”终于落下,加上9月30日央行发布的房贷新政,货币信贷政策的叠加效应正逐步显现。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房企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
经济观察报独家获悉,未来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流转税,主要是增值税收入大幅上划中央;而直接税特别是房地产相关税收,将会下划为地方税。未来,房地产业依然会是一个重要产业,而不会成为夕阳产业。
央行降息,认为房价将可能迎来反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研究发现,包括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和厦门、南京,这六个城市房价反弹的可能性最大。